北京沙尘暴天气路径的形成与多个因素紧密相关。
首先,北京地区属于山前冲积洪积扇,地质时期第四纪时,北京周边的山区曾被冰壳覆盖。
冰壳融化破裂后,冰块在流水作用下滑动,形成了冲积洪积扇,这使得北京市区及郊区位于沙粒沉积区域,地下8至10米处常能找到沙子和砾石。
这种地质环境为沙尘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北京沙尘暴的产生与北方地区每年春季的大风或强风天气、干旱少雨以及气温较高环境紧密相关。
这种天气条件为沙尘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此外,北京郊区的耕地和垃圾场在春季大风之际,也会成为沙尘的来源之一。
汽车尾气、工业锅炉和家庭烧煤产生的灰尘也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人颗粒物,进一步加剧了沙尘问题。
在探讨北京沙尘暴的源头时,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沙尘源自北京周庆喊闹边地区,如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流域和康庄、南口地区等,这些地区被视为北京主要的风沙危害区。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成大气候的沙尘暴源自国外蒙古等国的大沙漠,以及国内西北地区的沙漠与沙地。
同时,该地区农牧交错区域的退化、沙化土地也成为了扬沙的重要来源。
影响北京的沙源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毛乌素和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地、浑善达克沙地。
沙尘暴的渗芹路径可以分为三条:一是从内蒙古善达克沙地一带经过河北黑河河谷到达北京地区;二是从内蒙古朱日和一带经过河北洋河河谷到誉罩达北京永定河河谷;三是河北桑干河谷到北京永定河河谷。
虽然北京位于华北地区东北部,以黄土、沙土地为主,并没有大面积沙漠,且中国西北沙漠以沙为主,非尘源。
华北地区有“燕山、太行”山脉为屏障,沙漠难以对北京构成直接威胁。
然而,北京地区的沙尘结构与西北沙漠的沙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第一条路径可能对北京的影响有限。
北京的风沙天越来越少了,这是怎么治理的呢?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魏梦佳 任峰)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八达岭长城脚下,大片的油松、侧柏、国槐、杨柳等葱茏生长,生机盎然。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树下野花盛放。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这里的印象。
当年,这里的南荒滩一片卵石戈壁,土地沙化,贫瘠荒凉。
由于地处河北坝上及内蒙古风源咐绝南下的风廊通道,全年大风天数40天以上。
“过去这儿全是鹅卵石和粗砂,白花花一片,风沙特别大,老百姓苦不堪言。
”75岁的杨进福是原延庆县绿化办主任,忆起南荒滩的治理感慨良深,“我们当年种下的树现在已经成林,绿染妫川,荒滩变绿洲,风沙也没了。
”
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近日发布消息称,为防止土地荒漠化,多年来北京持续加大实施生态工程,全市五大风沙危害区目前已得到彻底治理,沙化土地全被绿荫覆盖。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林木覆盖率仅1.3%。
延庆康庄、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这五大风沙危害区,总面积达247.5万亩,自然灾害频发。
“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白天二两土,晚上还要补”,是当时北京生态的真告简陵实写照。
为了修复生态,80年代起,北京陆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
2000年以来,又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平原百万亩造林等生态工程,大规模防沙治沙、植树播绿,使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40年奋战在造林一线的杨进福说,90年代起,北京加大对康庄地区的风沙治理。
经6年苦战,延庆人在这栽下了32种300多万株苗木,使卵石荒滩全部披上绿装,筑成一道京北的绿色生态屏障。
在乱石滩上种树极为艰难。
一无土壤,二无水源,一锹下去全是石头,一些地方还有几十厘米厚、比混凝土还坚硬的岩浆层。
为此,杨进福带领绿化队伍,从50公里外的水库引水到荒滩,又从附近运来五六百万立方米的“客土”用来栽树。
“最难的是挖坑,机器铲不起来石头,需要人用铁锹挖,挖不动还要用钎子凿。
每个树坑中还要铺上大塑料袋,防止水土从石头缝漏掉。
”延庆区绿化办副主任王华琨回忆。
当年刚参加工作的她,天天顶着风沙日头往卵石滩地里跑,带人从打点、挖坑、回土、验苗、栽植到浇水,严把植树一道道工序,最终使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
“如今的延庆,绿树成荫,袜戚‘林廊’满目,这样的美景是几十年前延庆人不敢想象的。
”延庆区副区长刘瑞成说,延庆森林覆盖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足7%,如今已达59.28%,为北京世园会在延庆的举办打下绿色基底。
2000年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中国北方地区抗击风沙的重要工程。
经多年实施,北京现已在门头沟、昌平、延庆等区完成造林营林830万亩,构建了京西北抵御风沙的首道防线。
到去年底,工程区山区森林覆盖率达53.9%,比2000年增加14.1%。
工程开展的7个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12年启动的北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更是在平原地区构建了大尺度绿色,尤其是在五大风沙危害区建起了25.3万亩森林。
昌平西部20多年未能治理的2万多亩沙坑煤场通过此次工程,形成了绵延的林海景观。
在昌平白羊城沟西桥远眺,桧柏、白蜡、国槐、金叶榆等各类树木长势喜人。
昌平区园林绿化局造林营林科科长孙华彬说,过去这里有近2000亩的沙坑和煤场。
由于长期淘沙滥采,形成沟壑纵横的沙坑,有的深达四五米,土壤沙化,土层贫瘠。
运来“客土”、改良土壤、整理地形,人们在此种下10多种9万多株乔灌木。
树长起来了,杜绝了偷采乱挖沙石和私搭乱建,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过去我们这不是石头就是沙子,骑车都骑不动,现在眼前一片绿,风沙基本没了,变化太大了。
”昌平土楼村55岁的村民张春玉说,通过造林工程,他和村里其他40多个村民现在成了护林员,每人负责养护几十亩林地,收入比过去在贫瘠土地上务农提高很多。
风沙渐离北京城。
北京观象台沙尘资料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日平均多达26天;2010年后,北京平均沙尘日在3天左右,京津冀沙尘暴频率降至每年0.1天。
至2018年底,北京森林覆盖率已达43.5%。